• 福利院里终重逢“江城孤儿”远渡重洋回武汉寻根(图)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3-07-15 来源:不详 【字号: 】 浏览
    [导读]武汉市儿童福利院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涉外收养工作以来,收养家庭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西班牙、挪威、法国等14个国家。截至目前,共有1000多名武汉孤儿相继在国外安家。

    原标题:12名“江城孤儿远渡重洋回武汉寻根()


    武乐平(左)、武乐梅姐妹俩


    陈月(右)、陈亮姐妹和美国养父母在一起。佟建国/摄

    他们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孩子,都出生在武汉,现在都与自己的“洋父母”生活在国外……昨日,来自美国、荷兰、瑞典等8个涉外收养家庭的12个孩子,远渡重洋回到武汉,试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6岁,其中有两对是双胞胎姐妹。

    这是昨日在武汉市儿童福利院举行的“两地一家亲、五洲四海情”涉外收养家庭寻根回访活动,民政部下属的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张世峰介绍,中心采取“走出去、请回来”的方式,与孩子们及养父母保持长期跟踪和沟通。

    16岁的陈月、陈亮姐妹,1997年2月9日被放在汉口武汉关附近,并在襁褓内留下一张纸条,记录着这对双胞胎女孩的出生年月日。随后,好心人将她们送往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在1岁零1个月时,居住在美国华盛顿的一对夫妇领养姐妹俩,如今她们都在美国读高中。“我从哪里来?”面对这个困扰姐妹俩十余年的问题,美国养父母戴维夫妇决定带她们到武汉寻根。无独有偶,同样踏上此次寻根之旅的还有另一对生活在美国的武汉双胞胎姐妹,名叫武乐平、武乐梅,今年14岁。

    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相关负责人说,这是涉外收养孤儿首次集中回到福利院,将通过查询收养档案查找自己过去生活的印记,正确看待自己的被收养经历,回答她们内心深处“我从哪里来”的疑问。

    据介绍,武汉市儿童福利院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涉外收养工作以来,收养家庭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西班牙、挪威、法国等14个国家。截至目前,共有1000多名武汉孤儿相继在国外安家。

    武家姐妹

    刚出生后就分开 福利院里终重

    武乐平、武乐梅姐妹俩,目前居住在美国威斯康辛州。1999年2月,她们被亲生父母分别放在洪山区建设乡的两处不同地点,并在不同的时间被好心人发现送到武汉市儿童福利院。

    “当时,两个孩子的襁褓内都留着一张写有出生年月日的小纸条,且字迹相同,我们断定这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14年,但武汉市儿童福利院护理科科长张莉仍对这对小姐妹记忆犹新。

    听到福利院工作人员说起这段身世,姐妹俩的美国养父斯蒂文竖起大拇指。正是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这个正确判断,才让这对姐妹从此没有分开。

    2000年5月,乐平、乐梅被美国的斯蒂文夫妇收养。来中国之前,斯蒂文夫妇专门制作一本精美的相册,收纳百余幅照片,记录着两个女儿从收养到现在的每个阶段。

    “这本影集我们将送给武汉寄养家庭父母留作纪念。”武乐平指着一张照片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这张养父母背着她们准备乘飞机去美国的照片,并在照片配有一句话:“我们的新生活就此开始。”

    月亮姐妹

    姐姐是马术高手 妹妹是曲棍球强人

    留着同样的发型,穿着一样的衣服,就连用的手机都是同一个牌子。一脸可爱笑容的陈月、陈亮姐妹,长发披肩,甚至戴着几乎一样的牙套,唯一的区别是妹妹陈亮的两鬓有几缕白发,大家都叫她们“月亮姐妹”。16年前的1997年2月9日,她们刚刚出生后不久,就被放在汉口武汉关附近。随后,她们被送入武汉市儿童福利院。

    她们来到福利院时仅仅6周大,个子非常瘦小。一年后,她们就长得胖胖的,壮壮的,以至于她们当时在国内寄养家庭的养父母带来的衣服一件都穿不下,只得当天去给她们买更大号的衣服。

    陈月说,从很早开始,她就喜欢马。“马”这词是她最早学会的英语单词之一,仅次于“妈妈”、“爸爸”。每次,她看到马或者马的照片都很高兴。6岁时候,养父母就安排她学习骑马课程,现在她有两匹漂亮的马,她喜欢照顾马、骑马,还喜欢秀马。两周前,她在马术障碍赛中取得了两个第一名。

    而作为妹妹的陈亮,同样喜欢体育运动。陈亮说,她上过跳舞和体操课,打过篮球,后来喜欢上长曲棍球,目前效力于Varsity俱乐部。

    回忆

    中外两对养父母 相拥而泣诉衷肠

    看着当初离开时身高不到一米的小宝宝,如今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61岁的肖菊英操一口纯正的武汉话,用双手比划着当初陈月、陈亮两姐妹被送走时的模样,激动的眼泪夺眶而出。坐在她对面的美国夫妇戴维和拉玛,听不懂肖菊英说的什么,但不住地点头微笑。

    这是一场特殊的见面会,主角是当初从福利院送往国外的孤儿,以及她们昔日在武汉生活时寄养家庭的父母,以及现在的外国养父母。

    看到分别15年未见的女儿,作为孩子当初的寄养母亲肖菊英,特意为陈月姐妹俩准备了两份特殊的礼物:一个保佑平安的手链、一个装有两个孩子小时候照片的精美相框。

    这些年来,虽然陈月、陈亮没有回过中国,但两个孩子一直与福利院保持着联系,并不时寄回一些自己在美国生活的照片。在收到孩子的照片后,肖菊英将两个孩子的美国生活照和在武汉生活照嵌入一个精致的水晶相框,送给了这对小姐妹。收到礼物后,陈月和陈亮连声用英语道谢。

    “当初,陈亮比陈月淘气,每天都要我来抱,我一放下,她就嗷嗷地哭个不停。”听到肖菊英讲述起自己小时候闹人的样子,陈亮笑个不停,而她旁边的外国妈妈则喜极而泣,偷偷地抹眼泪。

    在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国内的寄养父母和国外养父母,不时地相拥在一起抹眼泪。

    心声

    小女孩3分钟连说12个“感恩”“感谢”

    昨日,在寻根回访的交流中,14岁的武乐平作为寻根回访的孤儿代表登台发言,在短短的3分钟发言内,她先后12次提及对家人和社会好心人的“感恩”和“感谢”。

    面对当初被亲生父母舍弃,在武乐平那里也看不到一丝怨恨。相反,乐平姐妹俩对亲生父母,仍心存感激:“感恩我在武汉的生身父母,感谢他们在别无选择的时候,做出了勇敢的选择,把我们放在安全的、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

    “感恩我的养父母,感谢他们给我们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武乐平说。

    幸运

    她找到亲生父母 两个妈妈互称姐妹

    同样心怀感恩的,还有今年才8岁的武爽瑶,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爽瑶1岁时,她的亲生父母将刚刚做完先心手术的她,放在武汉市协和医院的病房内。

    爽瑶被荷兰女教师NathalicGotink收养,面对孩子“我从哪里来?”的疑问,NathalicGotink决定帮助爽瑶寻找到她的亲生父母,为此,她专门在武汉的电视上打出了寻人启事。终于在三年前,帮助爽瑶找到了武汉的亲生父母。

    如今,两家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爽瑶的父母也非常放心将孩子交给这个荷兰家庭。“我每年都会利用假期带爽瑶回武汉看望她的亲生父母,每隔两个月,两家人就会通一次国际长途。”NathalicGotink说,等孩子再大一些,她会将孩子专程送到武汉呆上4年,以便让其学习自己的祖国文化。

    NathalicGotink说,现在每次来武汉都会在爽瑶的亲生父母那住上一段时间,“爽瑶的亲生妈妈亲切地喊我大姐”。

    插曲

    中外大家庭合演《龙船调》

    昨日,一个由9人组成的中外大家庭成为现场的焦点,他们合演的歌舞《龙船调》逗乐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美国夫妇道格拉斯虽然经济上并不富裕,但他们用热情洋溢的爱滋润着每一位被收养的孤儿。8年来,道格拉斯夫妇先后收养了3名中国残疾孩子,加上自己原本就有4个孩子,这个大家庭无论出现在哪,都是那么醒目。

    本文来源:荆楚网

    (责任编辑:姜雪芬)

    文章Tag: 福利  利院  院里  里终  终重  重逢  逢江  江城  城孤  孤儿  儿远  远渡  渡重  重洋  洋回  回武  武汉  汉寻  寻根  根图    
    更多
    关闭窗口】【我要打印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赞助商广告